8月,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氣象為農服務示范點,冷棚冬棗已進入成熟期,等待“果熟蒂落”的一刻。冬棗一般在每年10月至11月自然成熟。而在大荔縣,今年的冬棗最早在6月就已上市,變成高品質“夏棗”,最高價格能達到正常成熟冬棗的30多倍,助力農戶增收。冬棗搖身一變成為“夏棗”,背后有什么秘訣?
冬棗變“夏棗”,經歷了十年探索。最初在露天栽培中,初夏的高溫高濕不利于冬棗開花結果和果實膨大上色,秋季的連陰雨會導致大面積裂果。2011年,冬棗改為設施栽培,不僅避開了不利天氣條件,將成熟時間提前,還進一步提高了品質、改善了口感。大荔縣氣象部門組織開展設施冬棗氣象服務,通過科研和試驗得出冬棗不同生育期的農業氣象服務指標,在大棚內建立小氣候監測站,監測計算出冬季適合扣棚積溫的日期,利用手機App隨時指導農戶扣棚。棚內的智能溫濕度監測報警器,在夏季溫度、濕度超出預設閾值時,會自動向農戶手機發出預警信息,提示需采取通風等措施;在連陰雨來臨前,也會提醒農戶盡快采摘。
“我們是大荔縣最早一批建立的冬棗現代農業園區。以前缺乏獲取氣象信息的手段,經常出現冬季大雪壓垮大棚、春季大風掀翻大棚、夏季高溫來不及通風等問題。”陜西尊天現代農業園區技術負責人謝忠說,“這些年氣象預報越來越準確,在災害性天氣發生前,我們能夠及時采取措施、減少損失。”通過初步對比計算,每1500畝冬棗采取措施后可減少損失50萬元至100萬元,每畝可增加300元至600元的收益。冬棗產業的發展,進一步激發了農戶對氣象服務的更多需求。縣氣象局先后與縣設施農業局、紅棗局、紅棗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協議,與當地60余家冬棗專業合作社建立直通式服務機制,迅速覆蓋當地冬棗種植區;同多家科研單位和高校建立合作機制,培育社會力量參與服務。